春日的传统活动
2022年北美洲的春天乍暖还寒,春雪时而洒落在初发的嫩芽之上,万物在蛰服一冬之后重现生机。虽然气候变化正在为整个生态圈带来焦虑不安,人们仍然对春的到来充满期盼,这是五千年来不变的习惯。中国古人对于每年如约而至的节气充满了感恩,倚赖著被春风春雨滋润的大地诞育的繁盛物种而生存,所以,他们以各种亲近自然的仪式表达他们内心虔诚的礼赞。
那么,就让我们看一看古人在春日都有哪些富含雅趣、灌注诚意的活动吧。
春社
春社活动起源于祖先对于土地神的感恩之心,「社」即指「土地神」。大地提供生活必需的饮食给人,使人类维系著代代繁衍。这样的心意在中外的传统文化中比比皆是,如美国的感恩节就是为了感恩神让印地安人教会他们在新大陆上耕作的方式;西方许多信教的家庭直到现在仍坚持进行餐前祷告。
中国自古仰赖农业生活,据尚书记载,尧帝开始,天子就非常重视百姓按照节气进行春耕秋收的农业规划。春社节日起源于夏朝,后分为官社与民社,官社是国家大典,庄严肃穆。民社则是民间百姓的活动,常于农历二月间举办。
宋代梅尧臣有一首诗形象描绘了民间春社的场景:「年年迎社雨,淡淡洗林花。树下赛田鼓,坛边伺肉鸦。春醪酒共饮,野老暮相譁。燕子何时至,长皋点翅斜。」通常,春社这一日会有春雨降临,滋润万物,预示著一年的好收成,称为「社公雨」。农家平时不食肉,此时则以供神剩下的肉分给乡亲同食,称为「社肉」。人们还会打起社鼓,同饮春酒。
曲水流觞
在神韵往年演出中曾有过《兰亭舒序》这个节目,生动再现了古代的文人雅士在三月三上巳节这一天,于茂林脩竹之间挥毫飞觞的景象。上巳节起源于上古的「祓禊」仪式,「祓禊」在上古时是由具有灵力的女巫来进行水边洗浴的仪式,来祛除肉眼不可见的邪祟 。后来,「祓禊」逐渐发展为一种民间习俗,人们会佩戴香薰草药,来到水边沐浴。文人们则会在「修禊」之后,沿岸聚坐在曲折的溪水边,将酒杯放入溪中,由上游顺流而下,如击鼓传花一样,酒杯停在谁的身边,那人便饮酒赋诗,即考校了文才,也可祈福免灾。于是,曲水流觞成为了避世清谈的魏晋名士们的赏心乐事,也成为后世欣羨的风雅趣事。
俗话说,时移而事变,如果我们今天想在现代都市中实施以上两种活动,未免过于繁琐,兼且引人侧目。那么以下这几种是即简单、传统,又容易实行的春日活动。
著春装
读过孔子《论语》的人,也许会知道,这位老夫子其实是一位爱换新衣服,爱在水边洗澡的同时唱歌跳舞的「老顽童」。确实,孔子那一句著名的「春服既成…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表达了他当时的心境是孩童才有的纯真和无欲无求。
所以在换春装的同时,我们首先要学习孔子的心境,其次,要保暖。春寒料峭,东方人著春装尤其要注意「春捂秋冻」。我们不妨系上神韵商店的一款「兰亭」或「唐花」主题的丝巾,即与春天的景色相得益彰,同时富含文化气息;也可以选择艺术家时装的白色羊毛修身小夹克,穿上后,浑身洋溢著「日日新,又日新」的洁净气息。
踏青
身处「文明」社会的我们如果贸贸然跳进路边的溪水中,也许会沾染上不知名的化学毒素,又也许会被塑料袋缠住脚,不过登山踏青仍是一项不错的选择。踏青在古代也富有仪式感,是为了恭迎春与春神的到来,上巳和清明期间都是踏青的好时机。远离钢筋水泥的都市,虽无江南烟柳,仍有芳树怡人。
放风筝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这首清代的诗描绘了童子在春天放风筝的场景。风筝和农历二月的春天是最佳搭档,据说,清明前后的风是从下往上吹,最适合放风筝。
风筝古称纸鸢,据古书记载,五代时宫廷中曾有一种纸鸢,在鸢首上镶嵌了竹笛,随风发出筝鸣之音,所以从此后纸鸢又叫做风筝。
人的一生烦恼无穷,像牵系著人心的绳索。古人喜欢在风筝放得很高的时候,放脱绳索,让风筝随风飞走,希望烦恼与厄运也随风筝远离。
给全家做阳春面
如果您是家中的晚辈,给全家做几碗阳春面是个别有新意的选择。在现代社会里,鱼肉荤腥是餐桌上常备的食物,只有淡淡葱花绿意的素面反而显得十分新鲜。阳春面可以海米或虾籽煮汤底,猪油或香油做点缀,增添鲜香之味。以盐、糖、胡椒、酱油调味的汤面平和却不单调,与春日的和暖之气非常相似。步骤简单,适合现代人忙碌的生活,可以代替不利健康的泡面。如果您的家中有佛像,当然也可在用餐前敬上一碗在供桌前,以表达自己对神明的信仰。
慧莲
特约撰稿人
Contributing wri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