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shenyunperformingarts.org/data/image/original/2021/04/30/af5b61bece62a3ec55e911f3ce5e7857.jpg)
少数民族衣冠漫谈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融和的国家。除汉族之外,其余 55个少数民族分布在全国各地。这些少数民族都有著悠久的历史,各具风格的服饰。在头饰、配饰上更是独具匠心。今天我们将介绍中国六大少数民族的头饰特点,来看看你打扮的风格会属于哪个民族吧!
彝族
![](http://www.shenyunperformingarts.org/data/image/original/2021/04/30/caec785d9e8e4f690ce7d9a4d37cb677.jpg)
彝族是中国一个较大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四川。这个古老的民族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慢慢衍生了不同的支系,并各自拥有独特的民族服饰和习俗。较常见的是凉山地区的风格,神韵演出中的彝族舞蹈大多也采用这种风格。凉山彝族男性头紮英雄髻,即以黑布缠头,并将尾端缠成尖锥状的一种装束。女子的头饰则是取精美刺绣的方帕,并用长辫压住固定在头顶。另外楚雄地区彝族姑娘的鸡冠帽也是彝族很具标志性的一种头饰。
![](http://www.shenyunperformingarts.org/data/image/original/2021/04/30/0f8a6c1689a55493677426059495e532.jpg)
此外,百褶裙也是十分具有民族特色的彝族装扮。这种裙子窄腰宽摆,呈喇叭形。裙身用多种色布环绕拼接,下节有层层皱折,并以折多为贵。神韵节目2017年的「戏秀彝山」和2019年的「彝舞倩妹」中,演员们皆是身著百褶裙。神韵商品推出的丝巾—「云罗仙韵」就是为喜欢彝族的你设计的!
藏族
![](http://www.shenyunperformingarts.org/data/image/original/2021/04/30/97cc7b6c7b91cf6b4718df7341c89d20.jpg)
信奉藏传佛教的藏族主要生活在青藏高原,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璀璨文化的民族。藏族人不论男女都喜欢戴帽,现常见的藏帽约有二十多种,用料各有不同,其中金花帽、毡帽、箕形帽都是很有名的藏帽式样。藏人亦有其他头饰,其中康巴男子的英雄结式盘发最为独特。传统藏族男子皆蓄发,而在康巴,男子将长发加上牦牛毛合编成独辫,辫尾盘上丝线,再盘于头上,回想神韵2017年演出舞蹈藏鼓豪情男孩们刚健的舞蹈,是不是特别英姿焕发呢?! 康巴的女子则是将一头长发梳成数十至上百小辫置于背后,再合成一股,并以琥珀、珊瑚、玛瑙、绿松石等宝石装饰。喜欢编发的你不妨尝试看看。(建议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尝试!)
朝鲜族
![](http://www.shenyunperformingarts.org/data/image/original/2021/04/30/5b2a8f2b014bb326fd82ee313704e78c.jpg)
生活在内蒙古和东北三省的朝鲜族属于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也是朝鲜族的一个分支,有著共同的语言,相近的习俗、传统和装束。与其他少数民族相比,朝鲜族的头饰较为简朴。男性的头饰主要为笠帽。未婚的少女会梳一条辫子,并在辫梢绑上彩带,婚后则将头发挽成低发髻,再插上发簪。;
维族
维吾尔族,生活在中国新疆的维吾尔自治区。维族不管男女老少皆喜欢佩戴帽冠,而且这个民族喜欢以花为装饰,故花帽可以说是维族服饰中一个特别有标志性的配饰。除了花帽以外,维族的少女在结婚前会梳多条小辫,再插上半月形梳子来装饰。而已婚的妇女则改梳两辫。
苗族
![](http://www.shenyunperformingarts.org/data/image/original/2021/04/30/1683c30db91283155060d1b8a7cb807a.jpg)
苗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一个民族,主要聚居于中国华南。其分支则遍布东南亚,并自称「蒙」。但不论国域和分支,银饰,对苗族人来说都是装扮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还记得神韵2018年演出中苗山情这个节目吗?少女们身上的银饰随著舞动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苗族的配饰种类繁多,光头饰就包括银冠、银扇、银角、银发簪、银顶花、银花梳、银锁、银项圈等等不同的饰品。苗族女性一般会将头发挽成髻,头戴银花或银梳。盛装时苗族的女性会头戴银冠,身著的银饰可重达30磅。相较于女性来说,苗族男性的头饰就较为朴实,除少数地区会蓄发挽髻之外,大部份苗族男性会留头或是包上头帕。
***
看完了这些,你是否有找到属于你的风格呢?
除了以上介绍的之外,中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服饰,也欢迎你来分享你最喜欢的风格!
![Yuwen Sq Blogger](https://www.shenyunperformingarts.org/data/image/thumb/2021/05/01/a8de36128c9564d44a4b6d66d602e4cd.jpg)
林育文
特约撰稿人
Contributing wri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