笏
笏,是古代君臣上朝时所执的手板。《释名》中对笏的解释是:「笏,忽也,是为避免疏忽遗漏而准备的工具。」《礼记》中记载笏的详细用途和形制:「在朝廷与君王对答,当有事要用手指比画时,不直接用手,而用笏来代替。在君前受命的时候,把要记的事书写在笏上,所以笏本来与书简没有差别。后来为了区别执笏者的尊卑,才用象牙、玉作为装饰,美化它的外观。笏平均有二尺六寸长,中间最宽的地方三寸(这里的尺是周代的一尺,大约为现在的23.1厘米)。天子的笏用美玉制作,诸侯的笏用象骨制作,大夫用竹制、鲨鱼须为装饰,士用竹制、象骨为装饰。」天子、诸侯的笏从中间往上渐窄,大夫、士的笏从中间往下渐窄。
古代官员上朝时候如需乘马,便将笏插于腰间绅带之内,称为「搢笏」。唐玄宗时,贤相张九龄因年老体弱,乘马搢笏行动不便,于是制作笏囊,令亲吏携带,随他一同上朝,此后,笏囊遂流行于百官之中。
笏早在商周时候便开始使用,其后各朝各代为区别尊卑对于材质都有不同的规定。至明朝,四品以上笏用象牙,五品以下用木。至清朝满族入主中原,因礼俗制度不同,笏就被废弃不用了。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笏象征儒家礼法和尊贵的地位。著名历史典故「满床笏」,讲的是唐朝中兴名将郭子仪六十大寿时,七子八婿前来祝寿,他们皆为朝廷显官,祝寿时将手中笏板放满床头。这一典故流传甚广,还被编为戏剧,后世人向往如郭子仪一样,一生立功行善换来晚年富贵寿考、子孙满堂。在许多文学作品中,笏又引申出更深层的文化意象,如《红楼梦》:「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它传达的是昨是今非、名利成空,劝导人们早日修行的佛家文化。
2011年6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