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我们
    演出
    走近神韵
    神韵九大特点
    中国古典舞
    神韵交响乐团
    Factsheet
    艺术团
    我们的故事
    在神韵生活
    我们面临的挑战
  • 艺术家
  • 视频
  • 最新消息
    最新消息
    新闻
    博客
    媒体报导
  • 新闻发布
  • 常见问题
  • 观众反馈
  • 神韵百科 新闻通讯 搜索
    中文简体
  • English
  • 中文正體
  • 日本語
  • 한국어
  • Česky
  • Deutsch
  • Español
  • Français
  • Indonesia
  • Italiano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Latviski
  • Pусский
  • Română
  • Svenska
  • Việt
  • Melayu
  • עברית
  • Norsk
  • 订票信息
    选单
    Shen Yun Logo
    订票
    最新消息
    选单
    • 关于我们
      • 走近神韵 神韵九大特点 我们的故事 在神韵生活 关于神韵的基本事实 我们面临的挑战 中国古典舞 神韵交响乐团
    • 艺术家
    • 视频
    • 最新消息
      • 最新消息 新闻 博客 媒体报导
    • 新闻发布
    • 常见问题
    • 观众反馈
    Shen Yun 9 Characteristics Link Image

    神韵的高超之处?

    9大特点
    • 神韵百科
    • 订阅
    • 搜索
    语言
    • English
    • 中文正體
    • 日本語
    • 한국어
    • Česky
    • Deutsch
    • Español
    • Français
    • Indonesia
    • Italiano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Latviski
    • Pусский
    • Română
    • Svenska
    • Việt
    • Melayu
    • עברית
    • Norsk
      新闻
      上一页 新闻 > 中国古代有交响乐吗 — 从中西方音乐到神韵音乐

    中国古代有交响乐吗 — 从中西方音乐到神韵音乐

    交响乐(symphony)来源于古希腊语,意即「一起响」、「合奏」的意思,严格意义上的交响曲发轫于巴洛克时代晚期的义大利歌剧序曲(Opera Overture),汲取古老西方及文艺复新时期众多优秀音乐传统的精华,历经巴洛克、古典和浪漫主义时期,两百多年来逐渐发展完善成为西方经典的交响乐曲形式,其规模宏大壮观,气势磅礡恢弘,多声部的配器和声共鸣,烘托优美的主旋律;抑或是多旋律的复调,对位赋格,洋洋洒洒,波澜壮阔,动人心弦。

    那中国古代有交响乐吗?

    从流传到今天的中国古曲来看,中国古代似乎没有这种多乐器、多声部配器合成的音乐作品。 不过从众多中国古代绘画看来,至少这种演奏形式一千多年前就在中国存在了。比如这张唐代的敦煌壁画:吹、拉、弹、打击乐器,一应俱全。这会是中国古代的交响乐吗?

           AncientChineseOrchestra

    中国传统音乐中,最宏大的非宫廷音乐莫属了,而唐朝的燕乐大曲则是古代宫廷歌舞艺术的最高成就。唐朝是人类文化臻于顶峰的时期,包容并蓄,万国来朝,其文化艺术亦是大气而不失精巧。唐朝承隋朝的「七部乐」到九、十部乐的出现,以致后来专职宫廷演奏的「坐部伎」、「立部伎」,选子弟一百八十人,以奏「霓裳一曲千峰上」—— 一百八十的演奏规模、不同乐器的编制,甚至超过今天的交响乐团了。

    当时的燕乐大曲「秦王破阵乐」、「霓裳羽衣曲」声名远播日本、西亚和印度。相传唐僧去印度取经,还被印度的高僧问询过「秦王破阵乐」呢。遗憾的是,因为记谱法的侷限等等历史原因,今天我们已经无法欣赏到这些规模宏大的华夏古音了。

    其实,不只是唐朝,远在春秋时期,相传让孔子「三月不知肉味」的「韶乐」演奏中也运用钟、磬、埙、笛、箫、排箫、古琴、筝、木鱼、鼓等中国古典乐器来合奏共鸣,以符合古乐中关于金、石、土、木、丝、革、匏、竹等八音的编制。这些会不会都是有记载以来,华夏最古老的民族交响乐,而且比西方早了一两千年呢?

    东西方音乐差异的简单比较

    在西方,说到音乐的基本要素,一般包括:节奏、旋律、和声与音色。节奏、旋律和音色在东西方音乐中概念是相同的;而和声却是西方音乐独特的特征。

    什么是和声呢?如果把旋律比喻为横向的随著时间流淌的音符,那和声就是纵向的不同音高的音符在同一时间美妙的共鸣。

    AncientChineseOrchestra

    和声的历史,最早来自9世纪西方教堂的圣咏(唱圣歌),僧侣音乐家开始在格里高利圣咏(Gregorian chant)的单线条旋律的下方加一个平行四度或五度的曲调。于是,这个所加的曲调与原来的旋律就构成了一种简单的「复音」组合。这种「复音」就叫「奥尔加农(organum)」。这样唱咏的圣歌层次更加的丰富,声音更加丰满悦耳,实际上等于多了一个低音声部。而自多声部的出现,东西方音乐的发展分道扬镳了。西方音乐在多声部的基础上逐渐掌握完善的和声理论、以致主调、复调音乐,以及对位手法、赋格的曲式与完善的配器方法。

    再说音乐的另一个最重要元素音色,音色的不同其实就是乐器本身的质地。中国乐器的音色和音域对比西方乐器,基本都是高音乐器,适合独奏,音域也类似,合奏起来就容易互相「抢戏」了。

    而这种乐器的不同也源于中国文化朝代的因素。中国文化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子,一朝民,一朝文化」,不同的朝代带来的都是不同天体的神传文化,所以每一个朝代的文化都有自己显著的特点,都是「独奏」的主角,体现在乐器和音乐上,也是这样的特征——从三皇五帝时的古乐,到先秦的钟磬乐;从西周,春秋时的「诗经」,「楚辞」到汉时的乐府;从隋唐的歌舞大曲,宋代的词调音乐,元朝的戏曲杂剧到明清进一步繁荣的民歌,小曲,说唱以及地方声腔的发展,京剧的产生。各个朝代的音乐形式大不相同,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或许这也是造成中国的乐器和音乐没有系统地在多声部和声配器的道路发展下去的一个因素吧。

    当然也有人在考古证据中,发现「数排」编钟,可能是和声演奏编制的,在对一些古谱的解读中,也看到许多巧妙的和声设计。或许中国音乐源头,也是注意到和声的,但因为历史的安排,中国古代乐器基本都是独奏乐器(除了伴奏的打击乐器),能够协奏的低音乐器几乎缺失,这也导致中国古代音乐在和声上缺乏实践以致更深入的研究与发展。而交响乐的一个最大特征就是多声部(低音声部的基奠)的配器和声,丰富的和弦运用,比如:大量气势恢弘磅礡的多声部和弦后,忽然出来一段旋律悠扬的小提琴独奏,那种优美动听真让人无法形容呢。

    缺乏深入的和声理论,没有系统的多声部高低音乐器,也就很难在实践中创作出多声部不同旋律的配器合成(Orchestration)。在中国古代更多的是属于合奏的一种形式,也顶多是分段的不同的乐器领奏、独奏,是不太讲配器合成的。而这种合奏多是同一旋律,不同乐器自然音的同响。这和交响乐中,不同声部基于和声美学,烘托主旋律或多旋律的和声共鸣、配器合成是迥然不同的。

    其实,正统的传统文化都是神传给人的,西方交响乐音,基于不同声部乐器的音色特点,配器和声,在形式上非常丰富成熟,是非常好的音乐载体,是神系统地传给人的最好的一块文化艺术瑰宝之一。

    而中国音乐更注重旋律、内涵,韵味与曲调,深邃隽永,回味无穷。这有点类似人们常说的西方更注重表面细节,东方更注重内涵。「一方水土一方人」,中国幅员辽阔,从崇山峻岭到一马平川,从冰天雪地的雪域高原到温暖湿润的海洋性气候,几十个朝代,五十多个民族,东南西北、古往今来,在广袤的华夏大地上谱写了中华五千文明的交响之音。这里有宗教音乐的悲天悯人、仙风道骨;有文人音乐的优雅俊逸;有宫廷音乐的洪大;有民间音乐十足的韵味,有丰富的创作源泉。

    神韵音乐的特点

    所以,中国古代有交响乐吗?严格地说,中国古代没有西方这种基于和声原理的交响乐。这听起来让人些许遗憾呢……从2012年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首演以来,神韵音乐声名鹊起,受到很多古典中西方音乐爱好者的喜爱,弥补了这个遗憾。

    神韵原创音乐成功结合了东西方正统音乐的精髓,以西方管弦乐为基奠烘托中国乐器的特色。以古老中国音乐的旋律韵味为基础,用西方管弦乐来表现神韵所需要的效果,这是新的开创,是神韵的音乐特点。

    中国音乐注重内在情绪的表现,古人一向用乐器诉说自己的心情,西方音乐著重于整体音乐的合奏效果,为了达到这一点,音乐的配器与和声效果就成为最重要的。神韵音乐是两者结合出来的特点。神韵使用西方交响乐队为基奠,结合中国乐器更有效的满足了现代人对音乐的听觉习惯。

    正如一位聆听过神韵音乐的西方作曲家所感慨的:神韵作曲家通贯古今 令人震撼。

    神韵音乐是新的神传文化,新的天音圣乐,她正开创著古典音乐的新纪元。

     

    *********

    从2012年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首演以来,神韵交响乐团每年都会在北美及亚洲巡回演出。今年神韵交响乐团将于9月、10月间在台湾和北美五大城市巡演,演出曲目包括神韵原创音乐及西方传统的经典名曲,届时欢迎热爱音乐艺术的朋友们前来体验神韵交响乐别具一格的风采。视频介绍、乐曲选段及演出时间表请见:shenyun.com/symphony

    相关文章
    • Thumb Whitepiano Blackkeys 20190713 DSC6874 400*246
      传统文化趣谈:十二平均律的最早发现
    • NYC B164591 Orchestra Header
      神韵交响乐谱写五千文明之乐章
    • 唐陣
      神韵交响曲《唐阵》片段

    上一页

    神韵交响曲《唐阵》片段

    下一页

    神韵交响曲《中原汉丽》片段
    最近
    • 观众反馈—美国纽约、新泽西
      NY Audience Feedback 2024
    • 圆满落幕:一次创纪录的巡回演出
      SY Venue 1631x971
    • 知难而上,从不为人知到世界瞩目
      1 25 Parma NEWEDIT
    • 观众反馈-西班牙、波兰
      SY Reviews Spain Polan 650x400
    • 2024巡回演出图片集锦二
      DSC01294 2000x1336
    • 观众反馈-英国
      London Review
    • 《美国思想领袖》栏目专访:神韵艺术家的内心世界
      SYartists
    • 「神韵新闻」——您了解神韵演员真实生活的渠道
      SYN Thumb
    • 2024巡回演出图片集锦一
      17G Web2 IMG 5972
    • 2024神韵巡回演出初印象
      Audience2024
    最多点击
    • 全部
    • 新闻
    • 博客
  • 1 DC肯尼迪中心收到针对神韵的炸弹威胁
  • 显示更多
    显示更多
    显示更多
    Shen Yun logo golden
    Shen Yun logo golden

    神韵艺术团是全球顶级中国古典舞与传统音乐艺术团。神韵艺术团成立于纽约,通过中国古典舞、民族民间舞、舞剧、交响乐伴奏、乐器独奏和美声独唱,复兴与弘扬中国五千年正统神传文化。

    关于神韵
  • 走近神韵
  • 神韵交响乐团
  • 在神韵生活
  • 关于神韵的基本事实
  • 我们面临的挑战
  • 藝術與靈性的啟迪
  • 艺术家
  • 观赏礼仪
  • 视频
  • 最新
  • 关于我们
  • 艺术家
  • 观众反馈
  • 媒体报导
  • 最新消息
  • 推荐置顶
  • 新闻
  • 博客
  • 观众反馈
  • 媒体报导
  • 神韵百科
  • 神韵舞蹈
  • 神韵音乐
  • 神韵声乐
  • 神韵服饰
  • 神韵天幕
  • 神韵道具
  • 神韵舞剧
  • 神韵与中国传统文化
  • 与神韵互动:
    Follow Us on Gan Jing World
    请留言以作纪念
    神韵作品
    神韵的线上影音平台
    艺术考级中心
    神韵艺术品
    神韵艺术家
    神韵艺术团官方网站 ©2025 神韵艺术团,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使用条款 隐私政策 网站地图